有新闻媒体称,穆萨巴巴已递交淘宝特惠版小流程的提出申请,并说期盼和百度的密切合作方案,具体内容提出申请仍在审核中。
穆萨和百度或将喜结良缘。
有老师在前台问我,是不是看?
有关那个,在今年7月他们曾发了一则该文:《携程张勇问了两个好难题:淘宝为何还不全力支持微信缴付?》。
该文,刊登了我的看法,说:
当淘宝真的已经开始全力支持微信缴付的这时候,那就表明穆萨舍弃了往后的获得成功,已经开始革新和结构调整了。
为何那么说?
我给你讲个故事情节。
—1—
1999年12月22日,我重新加入了我令人羡慕的、彼时地球上最了不起的信息技术子公司:谷歌。
谷歌有位套期保值鞭策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按某一天的股价确定两个行权价,然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你可以选择用那个价格,来兑换谷歌的股票。
未来股价涨了,高于行权价,恭喜你,你直接把差价兑换走。
如果有一天股价跌了呢?那你也不用赔,不要套期保值就可以。
谷歌按照1999年12月27日的价格(119.125美元,拆股后变为59.5625美元)给了我一笔套期保值,那个价格,成为彼时谷歌股价空前绝后的最高点。
谷歌在这一天的市值,也是之后十几年内人类历史上子公司市值的最高点(超6000亿)。
然后,整个美国信息技术界,遭遇了大地震。受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信息技术子公司股票纷纷下跌,谷歌也不例外。谷歌股价从119美元,跌到了80美元;又从80美元跌到了66美元。免单捡漏群
这时,谷歌决定拆股,1股变2股,于是一股价格就变为了33美元。但还是继续下跌,后来股价稳定在20-30美元左右。
接着,谷歌决定结构调整:从一家软件子公司,结构调整成为服务子公司。
大象想要跳舞,谈何容易。
从2000年,一直到2003年,谷歌的结构调整都不是很获得成功,股价也没有任何反应,但是谷歌的盈利能力,却非常了得,子公司账上的现金已经高达600亿美元。
很多人觉得钱多不是好事吗?但对上市子公司来说,现金太多不是好事。
股民会觉得你有大把现金趴在账上,你却不知道投资什么,表明你这家子公司失去了增长的动力。
这样的难题,苹果子公司崛起后也同样碰到,账上曾趴过1000亿美金,也被认为碰到了增长的瓶颈难题。
彼时谷歌的CEO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决定给股民发红包。谷歌彼时有100亿股左右股票,每股派了3元股息。300亿美元的大手笔,就这样全部发出去了。谷歌的账上,只剩300亿现金。发完红包后,继续结构调整。

但到2006年,结构调整还没有特别大的突破,但账面上的现金,又到了600亿美元。
而这这时候,新兴子公司冉冉升起了,谷歌的股价崛起了,在PC时代被谷歌压制得很厉害的苹果子公司也重新崛起了,iPod产品把它重新拉回了辉煌的地位,而在2007年,苹果发布了即将让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产品iPhone……免单捡漏群
是不是办?
继续结构调整。
直到2012年,谷歌的结构调整都不是很获得成功。
2012年,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增长非常好,谷歌重新确定了结构调整方向,将自己定位为一家设备加服务子公司。
在此之前,谷歌虽然也做硬件,但没有把硬件作为重点战略方向。从那之后,你看到Surface电脑、Windows Phone等硬件不断发力。
但是到2013年,虽然谷歌在PC市场的占有率依然在全球90%以上,但在新的道路上,依旧没有巨大的起色。
虽然这十几年,谷歌的现金流其实保持得非常好,但是很多人觉得,谷歌已经不再有炫目闪闪的明星光芒,它不再性感了。
而性感的子公司是哪些呢?
是谷歌、是苹果、是Face book ……
谷歌遇到了它的结构调整困境。
13年。你想想,这就13年往后了。
结构调整,从来都不是今天宣布,下周见效。

—2—
2013年3月,谷歌彼时的CEO史蒂夫到北京办公室来开会。
富有激情的史蒂夫在台上做了振奋人心的演讲,谷歌的未来何去何从,讲得非常好,台下的人心潮雀跃,觉得谷歌这下不得了,谷歌有未来了。免单捡漏群
演讲后,史蒂夫说大家提问吧。
彼时两个新加坡的同事走到会议室中间的话筒前,冒出一句:
请问史蒂夫,你打算什么这时候离开谷歌?
我彼时就怔住了。
还能那么问难题啊?你今天在子公司试一试,你要是敢那么问你的CEO,估计CEO一拍桌子,你哪个部门的,明天你不要来了!
但史蒂夫没有生气,前几分钟还慷概激昂的他突然变得很腼腆,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爱好,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我打算在谷歌继续工作下去,至少十年。
2013年8月,史蒂夫讲完这段话的5个月后,他给全体谷歌员工和所有股民发了一封邮件:我决定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离开谷歌。
2000年到2013年期间,史蒂夫的努力功不可没。
在财务数据上,这期间谷歌的年利润从约250亿美元上升至约70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6.4%,这一成绩超过了许多知名的CEO。员工从我彼时重新加入的3万人左右,到他离开时有10万名员工的规模。
他把谷歌从两个巨头,打造成了两个更大的巨头。
但是,在结构调整方面,史蒂夫的工作一直不被外界看好。
很多人都觉得,谷歌没有能够获得成功结构调整,就是因为史蒂夫。
史蒂夫这封宣布即将离职的邮件发出去的第二天,谷歌股价大涨8%,市值增加了将近200亿美元。免单捡漏群
这什么概念?
谷歌彼时买诺基亚才花了72亿美元,他的离职邮件,让谷歌市值涨幅,差不多可以买3个诺基亚。
这表明了股民对彼时的谷歌和执行官的不满。
我彼时看到那个新闻,感到非常揪心。
史蒂夫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人,他充满激情,对员工特别好,对子公司也特别执着、有奉献精神。至今我都非常尊敬史蒂夫。
但是,他的世界正式宣布结束了。
—3—
2014年2月,谷歌宣布了新任CEO的最终人选: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萨提亚是什么身份呢?
他原是谷歌内部负责云计算的执行副总裁(EVP),谷歌最早期的员工之一,在内部勤勤恳恳成长了20多年,是一名对谷歌非常熟悉的老兵。
萨提亚上任的发言中,讲了那么一句话:我将在两个星期内,发布一款新产品。
两个星期?什么产品?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
结果两个星期后,谷歌真的发布了一款产品:Office for iPad。
这意味着什么呢?
你知道,谷歌有两款非常重要的核心产品:一是Windows,二是Office,这两款产品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是谷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往后谷歌的Office,只能在谷歌的PC和苹果的PC上使用(由于1997年苹果和谷歌达成的特殊协议)。免单捡漏群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Office可以在谷歌的Windows Phone上使用,却不能在iPhone和iPad上用。
这事很好理解,兼容Office是Windows Phone的两个竞争大亮点。
谷歌的Windows Phone正要跟强敌苹果的iPhone大战300回合呢,但现在你告诉我,我的亲兄弟Office要去全力支持对手的iPad了,你不是在开玩笑吗?
萨提亚宣布那个事情,表明那个产品早就开发好了,因为那么复杂的产品不可能在两个星期内开发完,只是没人敢公布而已。
为何?
因为公布的话,相当于宣布谷歌舍弃了Windows系统的唯一核心地位。
往后谷歌内部的格局是,Windows是老大,Office是老二,其他产品都是小弟,必须基于Windows。
有了Office for iPad,意味着什么?
以我自己为例。我自己平时出差很多,但是用的软件不多。我主要是用Word写专栏该文、用Excel来排课表,用Power Point来讲课,用Outlook来回邮件,我主要用的就是Office。
可现在,如果iPad上能用Office,那么你想一想,给iPad配个键盘,我就可以不带PC出门了。
这意味着,每卖一套Office for iPad,就可能有一套Windows卖不出去了。免单捡漏群
那个变化,就像我前面说的,意味着谷歌从战略上舍弃了Windows的唯一核心地位。
产品发布后,你试想一下,谷歌的股价会涨还是跌?
第二天,谷歌股价暴涨到了彼时十几年来的最高点,将近40美元左右。
这表明什么呢?
表明所有股民,早就盼望着谷歌舍弃你曾以为最重要的产品——Windows的唯一核心地位了,不要把往后的获得成功当成自己的绊脚石。
接着,他们看到被萨提亚刷新的事情越来越多。
萨提亚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云端至上、移动为王。围绕那个战略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谷歌大力发展云计算,把Office变成基于云端的可以在网上订阅和使用的软件,同时宣布Windows10将是谷歌最后两个版本的套装软件,未来将通过更新的方式来发布,这进一步奠定了云计算的重要性。
在移动端,Office可以全力支持安卓、全力支持IOS系统。
甚至新版iPhone发布会的这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谷歌去站台了!谷歌上去宣讲Office在苹果手机上是多么好用。
彼时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发了一条微博,说谷歌真正发生改变了,这件事情代表谷歌真正结构调整了。
结构调整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要放下往后,放眼未来,放下自己往后的获得成功,去找到未来新的方向。免单捡漏群
让人惊讶的还不止这一幕。
有一次,在两个大会上做演讲时,萨提亚居然当着所有观众的面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部iPhone!
现场一片哗然。
因为大家曾听说过那个故事情节,谷歌的前任CEO史蒂夫,看到两个员工拿着iPhone,非常恼火地抡起一把椅子就砸往后了。虽然这只是两个未经验证的传言,但也表明大家都默认谷歌的人是不是能用iPhone呢?更别说是谷歌的CEO了。
萨提亚说,我手上这不是iPhone,我更喜欢把他称之为iPhone Pro。打开手机一看,里面装的很多都是谷歌的应用,他们用谷歌的软件,武装了iPhone。
现场的哗然,变成了阵阵掌声。
这些变化带来的实际结果怎样呢?
到今天为止,谷歌收入中的70%来自于云计算,并且股票也得到了股民的巨大认可。
谷歌的股价今天已经涨到了200多美元,远超我彼时进入谷歌时的59美元,谷歌的市值也达到了1.55万亿美元,超过那个最辉煌时代的战绩(6000亿美元)。

—4—
听完了谷歌的故事情节,他们回到一已经开始的难题:淘宝为何还不全力支持微信缴付?
今天的穆萨,其实正在走当年谷歌的老路。
当年的谷歌,Office只能在Windows Phone上使用,不能兼容iPhone和iPad。Windows和Office互相绑定,占据了巨大的市场,是谷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免单捡漏群
而今天的穆萨巴巴,淘宝只全力支持缴付宝缴付,不全力支持微信缴付。淘宝和缴付宝互相绑定,获得了巨大的获得成功,是穆萨巴巴最重要的两个产品。
谷歌曾非常获得成功,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公司之一,但是后来,谷歌也遇到了增长瓶颈,陷入了结构调整困境,非常痛苦。
直到萨提亚上台,宣布让Office也能装在苹果手机上,Windows你要自谋生路了,你们谁也别绑定谁的这时候,谷歌才已经开始真正的结构调整。
然后,重新崛起。
穆萨巴巴也在走同样的道路。
今天的穆萨巴巴依然很强大,还没有陷入结构调整困境。
但是或多或少,也已经开始遇到增长瓶颈,日活和月活都在下降。
穆萨也为此做出了很多改变。
比如,最近,穆萨巴巴取消了周报。
比如,最近,当穆萨员工犯了重大价值观错误的这时候,穆萨居然不开除,这引起了广泛的价值观讨论。
前一阵,穆萨P9员工找下属代考,在内网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只被惩罚扣除今年的股票和年终奖。
还有之前的蒋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的处理结果却只是降职、罚款。穆萨合伙人张勇说:是我决定不开除蒋凡。
为何?因为在业务中,他们确实都是人才。
而这样的事情,从前的穆萨是绝对不会容忍的。免单捡漏群
2016年穆萨发生了月饼事件,几个流程员,利用技术手段多抢了几盒内网的月饼,结果被定性为严重违反价值观,5个人被直接开除。
但是今天,你发现穆萨变了,价值观已经开始妥协了。
其实不是因为穆萨变了,而是因为穆萨已经开始遇到增长瓶颈了。
这样的情况,当年的谷歌也曾历过。
—5—
在最辉煌的这时候,谷歌实行着两个著名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叫做271。
就是将员工强制划分为3个档次:
1、超出期望的优秀员工,占全体员工的20%。
这20%的员工业绩表现突出,同时也是子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他们是子公司的骄傲,会被不断提拔到重要岗位。
2、符合期望的普通员工,占全体员工的70%。
他们认同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业务能力中规中矩,并无突出表现。
大部分员工属于那个类型,子公司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挖掘潜力,鞭策他们进入20%的佼佼者行列。
3、低于期望的最差员工,占整体的10%。
这类员工要么业绩表现很差;要么业绩突出,但不认同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后10%,那就要被开除了。
但是后来,谷歌取消了271。
为何?
因为谷歌遇到了增长瓶颈,招人已经开始变得困难。
当谷歌势如中天,是全世界最好的子公司时,1个岗位有100个最优秀的人竞争,实行271毫无压力。免单捡漏群
因为每开掉两个人,后面还有99个人等着。
但是,当谷歌遇到难题,谷歌、苹果、Face book已经开始崛起,招两个优秀的人才就已经开始变得困难。
那个这时候,你开掉两个人,到哪再去找更好的人呢?
所以,谷歌选择舍弃271。
当你发现一家子公司在制度上已经开始变化的这时候,在人事上已经开始放松的这时候,在价值观上已经开始妥协的这时候,那么通常是因为这家子公司已经开始遇到增长瓶颈了。
那么,一家子公司什么这时候会已经开始真正的革新和结构调整呢?
当它已经开始选择舍弃的这时候。
谷歌陷入结构调整困境,选择舍弃Windows的唯一核心地位,已经开始革新,然后重新崛起。
未来的穆萨,也许也会是同样。
当有一天,面对格局的变化,淘宝真的已经开始全力支持微信缴付时,那就表明穆萨舍弃了往后的获得成功,已经开始革新和结构调整了。
今天,淘宝和缴付宝互相绑定,彼此增益,穆萨非常获得成功。
但是如果未来有一天,淘宝和缴付宝不再彼此增益,反而已经开始互拖后腿,淘宝真的已经开始全力支持微信缴付,穆萨就会迎来新的革新。
但是这样的穆萨,也需要两个像萨提亚一样,有魄力的领导人。
结构调整的核心逻辑,就是认清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且勇于舍弃。不把往后的获得成功当成自己的绊脚石。
但是要舍弃既得利益,对两个获得成功的巨头来说,是冒着巨大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革了自己的命。免单捡漏群
穆萨今天,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但是如果未来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希望穆萨能够勇敢迈出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