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特惠版的开卖既是消费需求PG发展战略的一步棋,也是穆萨推进人与人之间SNS镜像的一步棋,从SNS到B2C,穆萨和百度都在竭力补上他们的软肋。
淘宝网近些年一直在去网红化,而拼喔则从一开始就死磕网红。
就在B2C网络平台都倡导消费需求升级换代服务项目升级换代,争抢新中产阶层偏好加码产品品质优选和奥尔努瓦的时候,拼喔用非主流商品同时实现了杀出重围。如前所述QQ10亿网络流量基础上的拉新和核裂变,同时实现了这个SNSB2C的残暴繁殖。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拼喔的使用者规模少于唯品会,仅次智能手机淘宝网和天猫位列第二。从使用者的活耀率来看,拼喔已经少于了天猫和唯品会,成为了仅次智能手机淘宝网的B2C网络平台。
这让很多网络平台感到了恐惧和严重威胁,淘宝网日前高调开卖的淘宝网特惠版app,也许就是其恐惧的乙醛。
复刻拼喔?
淘宝网特惠版app的开卖引起了为数众多探讨和揣测,因为无论从UI艺术风格、产品种类、价格区段、却是打折表现手法,淘宝网特惠版都更像复刻的拼喔。
上:拼喔 下:淘宝网特惠版
两者却是有差别的,拼喔的信用卡业务主要就倚靠尼布寺团购SNS核裂变,而淘宝网特惠版的SNSDNA稍弱一些,其app store产品页直面他们的功能定位是这款赚提成的网购宝物,目前的卖点主要就是通过拉新奖赏(最高10元)和所推荐使用者网购成交量来赚得提成折扣,但每月提现次数和提现金额会根据其使用者等级有不同的限制,目前赚提成使用者全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收入为153.67元。淘宝网线报群
专门开辟了一个端口主打网红,穆萨开始提消费需求PG了,专注于产品品质和服务项目显然不够下沉,而小镇市场和中老年群体数量庞大,逐步在成为贡献网络流量的主力军,互联网企业要收割网络流量显然不能忽视这一类群体,这一点在快手的发展中也能找到相似之处。
支付效率和交易简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棋提升
不同于拼喔有百度做背靠迅速发展,穆萨和百度的竞争曾一度激烈到互相屏蔽的程度。即使QQ是淘宝网导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相对于拼喔来说,淘宝网特惠版如果倚靠QQ网络平台为渠道来信用卡业务难度显然更大一些,首先是没有方便快捷的小程序嵌入,目前使用者的赚提成步骤为复制app页邀请码信息——粘贴给好友——好友点击镜像跳转商店进行下载——进行新使用者注册——填写好友(分享人)的邀请码——分享人获取提成(最高为10元,但并非都为10元),步骤多意味着影响完成率,受网速、页面加载、使用者电子产品使用熟练度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有卡顿或疑问,使用者可能都会放弃下载或使用,而QQ是否会进一步棋阻击淘宝网的分享镜像,目前也是未知数。淘宝网线报群
而倚靠淘宝网和天猫等网络平台本身的网络流量池来引流实际上也不容易。拼喔先入为主,已经吸引了大部分追求低价和倾向于熟人所推荐的使用者群体,而目前淘宝网也依旧有低价产品开卖,所以特惠版的尴尬之处在于既有来自外部网络平台的低价竞争,又与同系产品存在重合并没有完全差别化。除此之外,提成补贴力度和拉新成正比,而网红商品初期的售卖基本属于不盈利或先补后赚,再加上提成补贴,资金的投入是巨大的。更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支付宝来说,QQ支付对于很多中老年群体和乡镇使用者更便捷和易操作,支付效率和简化程度也是网购成交量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上淘宝网特惠版并不占优势。
穆萨的SNS尝试依旧在继续
拼喔的功能定位是拼单类SNSB2C领导者,而SNS则是穆萨一直想做但始终未达到其预期成果的一个领域,从支付宝的几次SNS圈尝试可以窥探一二。
SNS产品占据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其中有巨大的网络流量可以挖掘。穆萨不是没有SNSDNA,只不过没有与其体量相匹配的SNS产品,这对于和百度的竞争来说,在SNS方面的防御力显然是不够的,而随着QQ微商、小程序B2C以及拼喔的的迅速发展,穆萨也必须在SNS上继续加码。
因此有人分析其开卖是为了对标拼喔也许不够全面,不仅仅是为了应战同类低价B2C网络平台,淘宝网特惠版也具有SNS核裂变的DNA,且能够打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而不仅仅是商家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链,这是穆萨在做SNS中缺乏的,淘宝网特惠版也许是一个突破点。淘宝网线报群
如前所述QQ生态的B2C发展离不开百度保护
穆萨想做SNS,百度想做B2C,每个巨头都有他们的求而不得,因此突破点就很重要,拼喔的迅速成长跟百度的保护分不开。从早期的拍拍到易迅再到收购天猫股份,百度在这一点上和穆萨一样执着,而如前所述QQ生态的SNSB2C也许是一个突破口。
SNSB2C的风口到了,百度的优势不言而喻,更何况QQ小程序的力量才刚刚显露,拼喔是其第一批受益者,那未来就还会有大量的SNSB2C入局。在这一点上穆萨就比较被动,而百度也会趁此机会在B2C领域进一步棋植入他们的力量。
淘宝网特惠版的开卖既是消费需求PG发展战略的一步棋,也是穆萨推进人与人之间SNS镜像的一步棋,从SNS到B2C,穆萨和百度都在竭力补上他们的软肋。
最后,再把目光范围扩大一点,直面后来者的赶超,同为B2C巨头的天猫和网易在这之后会有什么动作么?却是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