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NSA尼布寺:出生QQ,瓦解QQ,激战淘宝网
在百度选择退出拼喔后的第三天,QQ正式发布的封禁尼布寺团购镜像《QQ内部镜像文本管理工作规范化》,拟于10月28号起正式宣布施行。
在此后,拼喔总市值已超天猫的新闻报道荣登了热搜。那时他们就来预测,尼布寺而此网络营销基本概念或许红遍的其原因。
尼布寺方式火热的下层方法论
尼布寺驱动力核心理念:拼的是智力而并非网络平台网络流量,B2C的新格局已然悄悄发生改变,那个事很有意思,即使它合乎本性。
先给他们举两个范例,坚信上面那个情景他们都不能孤单:
好友那时想买个苹果公司,他找出这份19.9元外带的烟台济南大苹果公司,但要四个人尼布寺就可以19.9,要不然就得27块。
只好跟我说,你那时也买个苹果公司吧,这苹果公司好,又便宜,刚摘得熟的,过几天过季就不好吃了。
我觉得我好友一直是个挺会持家和买东西的人,没多想直接就下单了,又拉了我两个爱吃苹果公司的同学,他没来,我只好再拉了我妹妹买下一单。
后来我那个同学想吃苹果公司了小摊上买不到好苹果公司,他又翻回来找出那个镜像。
告诉他是我好友推荐的,他抱着试试的心态也拼了一单,发到了他家里的群,说谁来一起买点,我好友可会买了她推荐的,这就又拼了两个团。
这其中有两个有意思的现象:
一是没人关心它是哪个网络平台的,好不好,是并非优选大牌,一开始他们都来买,是即使好友推荐。撸货群
二是前几个人是认识我好友的,后面我好友和他家人完全不认识我的好友是谁,也跟着他家孩子就买了。
接着裂变下去,后面的人下单,其实是承载传递前面人的信任,一环传递一环。直到最后一环,没有人喜欢那个苹果公司,就断裂了。
那么商家最开始获取了几个网络流量?
只有两个。
两个网络流量,淘宝网等B2C网络平台的获客成本是200-300元。很多小商家通过社交渠道获客成本较低,但消耗的是时间资源,其实人员工时钱算算差不了太多。
而此个网络流量,对于淘系B2C来说,就是两个网络流量,衡量买的网络流量值不值,算的是他那个人的终身价值。
而此个网络流量,对于QQ系B2C来说,就是两个启动量,衡量买的网络流量值不值,算的是他个人的消费潜力终身价值和他的社交裂变影响力,也就是他一号召能不能有我好友那样的影响力。
全国有多少个我好友这样能张罗的人?太多了,多到足以养出月活用户数达4亿用户的拼喔。
为什么淘系B2C不能把社交网络流量作为启动量?
即使淘宝网系无社交镜像,每次找人在支付宝上说话,都需要等半天甚至更久,就连今年双十一的淘宝网盖楼都得跑QQ群去完成。
淘宝网系能否重现尼布寺的火热
尽管淘系在整个阿里战略中属于现金和网络流量奶牛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为天猫店输送高质量的客户,为支撸货群付宝绑定数亿用户,为蚂蚁金服提供消费记录大数据。
但他是个停止发展的二线事业群,那时的淘宝网已经通过万亿交易流水稳坐B2CB2C第一宝座。
这种绝对垄断,就让淘系团队再无可能更改产品的大方向,深度植入社交。
正在发展中的一线事业群是天猫、蚂蚁金服等,B2C是支付的入口,支付是金融的入口,金融是暴利的入口,也是撬动更多社会资源的命脉,正是阿里系新的机会,盈利能力远强过B2C网络平台卖网络流量。
阿里系的社交产品呢?
来往已无人问津;
钉钉打卡爽了老板烦透职场人,还有纷享销客等一众竞对抢职场市场;
支付宝通讯录除了转账和每年过年抢五福,没什么人用;
QQ作为移动互联网日活老大,完全屏蔽阿里的镜像,只能通过复制淘口令打开;
淘宝网开始在淘宝网app上大规模放置入口,引导入淘宝网群,希望在淘宝网上建立用户间购买行为的镜像,并且开发了群内抢购等特惠工具,我还比较看好,观察那个功能的迭代。
马云的社交梦宣扬了好几年无果,撼动不了比他总市值还高的百度帝国。
所以还是回归B2C,开始宣扬做新零售,布局盒马鲜生,打响新零售第一枪,赋能线下到线上,首当其冲进攻高频刚需的生鲜行业。
跟风的投资人一拥而上三年烧了数百亿,依旧没有出现可与滴滴、美团抗衡的独角兽企业,反而拼喔这撸货群匹黑马,几年总市值跃升千亿规模。
同样有意思的,拼喔在起步初期一样把目光瞄向最高频的生鲜零售业,大量拿出低价水果尼布寺。却在崛起后,默默的把生鲜尼布寺放在最后两个类目展示位上,每次推送的广告里生鲜商品占比非常低。
拼喔耐人寻味的调整背后,意味着什么?
真正撬动尼布寺力量的是尼布寺这种方式本身吗?
拼喔崛起的其原因
真正撬动群众欲望,发生改变购买习惯,诱发尼布寺的力量是:占便宜。
我坚信网易严选的东西都是好的,我坚信KOL的推荐都是好的,我相信……但我去淘宝网购物悄悄地下单,我好友去拼喔购物为了团长免单拉亲朋好友买。
买两个杯子,网易严选有几十款,价格从200-800不等,顺丰优选有几十款,价格从80-1200不等,自媒体不知道有几款赶上才知道,价格从120-800不等。
但我只去淘宝网买,90后是追求个性和消费升级,轻奢品质生活的一代,我要在我钟意的关键词下看几百款杯子,选择我最喜欢的款式,同时具有一定性价比。
我不愿意为了几块钱优惠去骚扰我的亲朋好友。我好友愿意,女人有天生的分享欲望。
我会分享知识付费的文本给好友,两个优秀的大v出来做分享,一场分享千把块,坚信能给我的好友带撸货群来收获,同时尼布寺能减50%学费,只好很兴奋地拉好友买。
人都会这样,品类和喜好不同把人分为不同的小圈子。
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分享到小圈子里争取优惠,是为了坚持信仰吗,是为了传播爱吗,是为了真善美吗,都并非,都是为了占便宜,喊人一起来占便宜。
用户购买行为的迁移没有别的深奥道理,B2C追求的也无非只有一句话,就是更便宜。
其次更快更好。消费升级的人群不占中国那个国情下的大多数。
他们都做尼布寺为什么拼喔做得起来?即使拼喔搞得定供应链。
什么标准算搞的定供应链?
大多数能做尼布寺去裂变的商品,有着决策成本极低的价格。5.9的,9.9的,15.9的,23.9的……信任成本极低,大不了用不了扔了也无所谓。要求极低,只要能用就行我无所谓好不好美不美。
拼喔的供应链:
小二给商家打电话我那时有个展示位要完成KPI,我要求这里有个衣服5.9卖就可以完成,我知道你的产品成本价是6.2。
你看你要不要上,你要上,那下次有好展示位我就联系你,你肯定赚更多回来,你不上,我叫别人来上,他们网络平台那个月又砸了四个亿买网络流量,是主推你那个品类的。
其他网络平台的供应链:
采购给商家打电话:撸货群XXX那时多少钱?什么东西滞销?多少钱啊?他们要便宜一点啊,我只要清库存的。对,我上门给你拍照。那时你给的价格低我多拿点。什么?最近有一批滞销的XX才2块钱五斤,我全包了!没事,能凑合看就行,好不好可以看运气。
淘宝网的供应链:
商家开直通车开钻展本身就30%的获客成本了,官方给的尼布寺入口就这么多网络流量和推荐位,要上来必然跟全国的商家竞争,要么你让我买网络流量,再让利到底线,赌转化率。要么我就拼价格便宜到底抢市场。
但上不去规模成本下不来,淘宝网的尼布寺转发路径实在太绕太长了,还在两个几乎没有社交的网络平台上做。
我不如去拼喔,上量快不用买坑。
所以大量做便宜货的商家出淘去拼喔了,大量买便宜货的买家也出淘去拼喔了。这并非两个所谓尼布寺商业模式的革命,这是一场网络流量成本的革命。
网络流量就是互联网企业最根本的生产资料。
中小型商家如何利用羊群效应
在线上尼布寺网络平台那个领域,拼喔已经大笔砸钱打通供应链,后来者几乎没有机会了,但真的就做不成一个线上尼布寺网络平台了吗?NO,其实还有一片蓝海,不仅没有巨头,也很难产生巨头,足以让很多人赚的盆满钵满。
可能有人会举反例,说KOL这些号做尼布寺的产品全是海淘大牌,全是中高端商品,客单价都是2000左右撸货群的,也能卖!说明尼布寺就是能裂变,就是能引流,尼布寺就是这么神奇的红利,而且尼布寺+社群就能打爆品!
没有道理就是很屌!一切供应链都是纸老虎!一切运营都是做页面的附加值!一切买网络流量都是不切实际的
耍流氓!我就要尼布寺!
但他们需要关注一下这背后:KOL十几年的积累,10万+的自媒体,放一两个月群二维码能导流70多个大群的号召力,以及最后成交的尼布寺模式——群内二人成团。
最后的成绩汇报,在前期花2000万烧app用户和公众号后,用公众号推小程序,实现第两个月1500万月销售额,小程序一上线,就从0用户增长60多万。
重点是:1.个人积累的号召力足够强。2、群内二人成团的超高转化率。
社群中购买的神奇魔力,赋能两个微B2C从业者门店般的信任度,KOL成功使用自己的意见领袖身份,与社群羊群效应,在尼布寺模式下卖出去很多高价品。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正价产品都完全可以尼布寺。
大多数消费者并非喜欢便宜货,他们喜欢占便宜的感觉。
尼布寺的成交率和转化率远高于B2C的核心理念其原因,在于能否发掘出超级用户来带团。KOL就是可以一人影响万人的超级用户,超级带团长,但KOL号召力依然不足以卖出去足够多的高价货,批量成交几千上万人。
KOL们需要一批团长,死忠粉,做一场优惠活动,组建两个群作为成交场,由死忠粉带动活动气氛,影响群里撸货群的其他人跟随加入二人尼布寺。
还是最开始我讲到的我好友买苹果公司,好友就是个超级用户,她可以影响周边几十个人小姐妹和亲戚,她说这苹果公司好,他们跟着买,后面的人也不了解我好友大概是谁,看他们买她也买。这是人与人单点镜像。
在群里这种信任镜像会被放大。
曾经有人做过一次测试,在700多人的社群里,作为两个意见领袖发起两个知识付费,支付39.9,群主会告诉你两个无脑赚钱的项目,项目就两百字,你看懂了,到群里发消息向所有人证实,群主给的项目确实可以达到无脑操作赚钱,我会送你一批启动量让你去启动那个项目。
第一批是20多个死忠粉率先付费,并证实了群主说的项目确实OK,在群里形成了刷屏购买和证实的浪潮,后面来的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干嘛,就先加群主付了39.9,当天晚上群主收了100多个人的钱,几乎活跃过的人钱都收到了,过半的人之前从未说过话了解过群主,第二天还有人陆陆续续加群主付费。
这种神奇的效应就是羊群效应,简单来说,人们在群里付费的时候,用户不担心自己的付费换不来应有的价值。毕竟那么多人坚信你,那我也选择坚信你。
再撸货群加上尼布寺的团长本来就是其他买家,也许还很熟悉,付款就更没有戒心了。死忠粉带气氛的越多,这种效应会越加放大,最终形成雪崩般的批量成交,两个单品一夜爆掉。
这也是最原始的商业方法论,做生意得先有个实体店,消费者做选择的时候心里有底,毕竟你这店还没人来拉横幅,还没人来泼粪,还没人坐门口哭,证明你的活干的还可以。
别人一介绍,这店在这开10年了,第一印象就是那个店铺的产品肯定过硬,毕竟10年了周边街坊都认可,没干倒闭了。
社群带给消费者的安全感很类似,毕竟没人出来骂你,他们还都支持你,那你产品肯定过硬,那时有优惠他们一起在占便宜我可不能错过。
有些商家,非常惧怕拉客户群,就怕客户在群里胡说八道,坏了一锅汤。
确实如此,没有忠实粉丝,自己也不强势,售后做的还差的,就不要拉一群关系很薄弱的人进群了,如果两个群大多数人对你不信任,那就没有价值。
不存在所谓拉个群,就能享受社群红利,拼喔的分享红利也并非拉很多500多人弱关系的大群,根本就不互坚信任也不互相支持。
那个时代的社群红利,就在10人以下的强关系小群,闺蜜、死党、家人、发小、合作伙伴、好友、圈友、钓友等等,在每个小圈里分享进入对的产品都能一呼十应,快速形成裂变。
而此切,是淘宝网的运营团队根本不敢想的应用情景,是拼喔赖以发展的红利渠道。撸货群
总结
拼喔利用社群打通低价品通路收买路财,其实普通人也能利用社群尼布寺,卖出正价产品赚到钱线下联络,线上协同,就是周边社群尼布寺保持生命力的不二精髓。
这是时代赋予普通人的机会,也是QQ赋能个人的红利。
这就是新零售,这就是社群红利,这就是尼布寺。淘宝网看似紧随风口,也许是一直没看准风口在哪里,也许是看到了但没法跑到QQ的池子里去跟。
风口所在的行业也不止于生鲜,还有母婴、本地服务。
那个时代,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努力和镜像资源赚到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